一次看完台灣行動支付發展的實況

By in
331
一次看完台灣行動支付發展的實況

台灣從前年開始,行動支付業者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我正好也加入這場混戰。剛好許多朋友問我行動支付的應用,我想從使用者及商家兩個面向,分享兩年半來觀察到的現象。

壹、從使用者端來看

拜Apple Pay之賜,更多使用者願意突破畏懼之心開始使用。目前台灣的行動支付是以智慧型手機為基礎,且有各種不同的應用技術,常常讓使用者搞不清楚,大致整理如下表。

簡單說,分成幾種:

(一) 以NFC非接觸式付款

  1. 限特定電信商SIM卡 :
  • 中華電信的Hami只能給中華電信用戶使用,中華電信用戶數約1,087萬。
  • Wali只能給台哥大用戶使用,台灣大哥大用戶數約746萬。
  • Friday只能給遠傳電信用戶使用,遠傳電信用戶數約735萬。
  • 目前Wali、Friday等也提供非該電信商用戶綁定信用卡後,透過QR code掃描付款。但若要綁定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則需限定該電信商用戶的特定SIM卡才能使用。

而且以上都要換專用SIM卡,並不是所有SIM都能用。

  1. 限特定手機或作業系統 :
  • Apple Pay只有Apple手機,市佔率20%。
  • Samsung pay只有Samsung手機,市佔率22%。
  • Android Pay只有Android手機,市佔率74%。

(二) 以掃描QR code付款

只要智慧型手機都可,台灣使用智慧型手機人口佔總人口的73.4%。

結論 : 看起來使用NFC模式中超過一半比率的只有Android Pay。第二種以掃描QR code付款對想開始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不需要管用哪家電信商、手機或作業系統都可以用,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信用卡,涵蓋率會比較大。

貳、對商家來說

商家不要的只有三項,手續費、稅、撥款天期。現實情況是你去3C賣場要刷卡,他要跟你多收5-7%,坐計程車要用行動支付,他跟你說不會用或是折價給你,請你付現。做點小生意還要付N%手續費給支付業者或收單機構,然後還要怕被查稅,何苦?!

撥款天期目前支付業者或收單機構都可以做到T+1或T+2,對商家來說也不是太大問題。至於稅,這是政府的事,支付業者和商家控制不了,因此不討論。

所以如果使用者可以透過銀行帳戶扣款給商家,提供商家一個比信用卡更低的收款手續費,可能是一個機會。因為對小商家來說,收款手續費即使低到1%-2%仍比不上收現金。

但小商家卻忽略收現金也是有成本的。管理(暫放)、計算(統計收支)、運送(從營業據點到銀行)、儲存現金(領號碼牌臨櫃存款)都是成本,甚至偽鈔、店員監守自盜、髒污都是現金的潛在成本。

結論 : 提供低手續費的收款工具加上政府減稅鼓勵可能是提高商家使用非現金交易比率的方式。

要讓行動支付蓬勃發展,解決上述使用者及商家的疑慮應該就有機會了!

54321
(0 votes. Average 0 of 5)